Mechanism Capital聯創:Tom Lee的ETH投資論點很荒謬
作者:AndrewKang,MechanismCapital聯合創始人;翻譯:金色財經xiaozou
我最近得以了解TomLee的ETH投資理論,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荒謬的金融文盲論調大集合。接下來讓我們逐一剖析。
TomLee的理論基于以下五點:
穩定幣與現實資產Tokens化采用;
數字石油類比;
機構將購買并質押ETH為其資產Tokens化網絡提供安全性保障,并作為運營資本;
ETH市值將等同于所有金融基礎設施公司價值總和;
技術分析。1、穩定幣與現實資產Tokens化采用
該論點認為——穩定幣和資產Tokens化活動增長應推動交易量上升,繼而推高ETH手續費/收入。表面看似合理,但只要花幾分鐘核查一下數據,便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。

原因如下:
Ethereum網絡升級使交易效率得到提升;
穩定幣及Tokens化資產活動流向其他鏈;
低流通性資產Tokens化幾乎不產生手續費。Tokens化價值與ETH收入非直接正相關。某人可Tokens化1億美元債券,若其每兩年交易一次,能為ETH產生多少手續費?約0.1美元?單筆USDT交易產生的手續費都要更多。
即便Tokens化萬億美元資產,若其流動率低下,可能僅能為ETH增加10萬美元價值。
Blockchain交易量與手續費會增長嗎?會的,但大部分手續費將被業務拓展能力更強的其他Blockchain捕獲。在傳統金融交易上鏈領域,其他競爭者正積極搶占機會。Solana、Arbitrum和Tempo已斬獲早期重大成果。甚至Tether也在支持兩條新鏈Plasma與Stable,兩者都意圖將USDT交易量轉移至自有鏈。2、數字石油類比
石油是大宗商品。經通脹調整的實際油價一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在相同區間波動,僅有周期性沖高回落。我同意Tom將ETH視為大宗商品的觀點,但這并非利好。不知Tom在此試圖論證什么!3、機構將購買并質押ETH為其資產Tokens化網絡提供安全性保障,并作為運營資本
大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是否已在其資產負債表中配置ETH?沒有。
是否有機構宣布相關計劃?也沒有。
銀行會因持續消耗能源而囤積汽油嗎?不會,因占比過小,需要時直接購買即可。
銀行會購買其使用的資產托管服務商的股票嗎?不會。4、ETH市值將等同于所有金融基礎設施公司價值總和

若要說差異,Ethereum的技術面實則偏空。我不能排除其長期維持在1,000-4,800美元區間的可能性。資產過往出現拋物線式上漲,絕不意味著其將無限持續。

Ethereum的估值主要源于金融文盲效應。公平地說,這確實能創造可觀市值(參見XRP)。但金融文盲所能支撐的估值并非是無限的。宏觀流動性維持了ETH市值懸浮,然而除非發生重大組織變革,否則很可能注定持續的表現不佳。
